哲學與文化月刊

  • 597期 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1 導言: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司馬忠、蘇嫈雰
    5 于斌樞機倡「敬天祭祖」的儒典根據及耶儒交融之意義 曾春海
    17 出凡歸聖的追求——聖經與中華文化對話 陳德光
    33 論于斌的「三知論」與天主教社會訓導方法論之科學典範的獨特性 林湘義
    53 以人性尊嚴為前提的經濟——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 高榮孝
    69 于斌樞機主教〈大學教育的目的〉之詮釋及其開展 蘇嫈雰
    一般論著
    89 黑格爾《邏輯學》〈絕對理念〉之為玄思辯證性方法基本構思 陸敬忠
    105 朝鮮朱子學對饒雙峰《論語》解的辨議及思考 [...]

  • 596期 儒、釋、道與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專題

    1 導言:儒、釋、道與臺灣人的精神文化專題 曾春海
    3 儒家視域下臺灣生命禮俗的人文精神 李新霖
    19 臺灣五術界對於《易經》應用之理論與實踐 吳進安
    35 阿彌陀淨土信仰的二系思想——以「隨念」為線索 李幸玲
    49 對比聖嚴法師與星雲大師的「人間淨土」涵義與實踐 曾春海
    71 明代媽祖信仰的儀式對臺灣精神文化的意義 鄭燦山
    一般論著
    85 徐復觀論二重主體性的虛化與挺立:修己與治人之分的意義 賴柯助
    101 從蔡仁厚與周聯華之間的對話重新思索儒耶會通的可能性 [...]

  • 595期 法國現象學美學的知覺轉向專題

    1 導言:法國現象學美學的知覺轉向專題 何佳瑞、李科林
    5 面容與感性:列維納斯的親近詩學 歐陽謙
    21 感性的光輝:杜夫海納美感經驗現象學與美感教育 何佳瑞
    43 從觸發到情動:德勒茲對於胡塞爾感性理論的闡發 李科林
    專題書評
    59 書評:方向紅(編譯),《轉向中的現象學運動》 李科林
    63 書評:列斐伏爾,《空間的生產》 李欣悅
    一般論著
    69 作為《莊子》內篇旨趣的「攖寧」 張昭煒
    85 朱子家哲學論綱 [...]

  • 594期 王陽明哲學的成聖之道專題

    1 導言:王陽明哲學的成聖之道專題 黃信二
    5 從王陽明教育思想探討其對當前大學教育的啟發 劉蓉蓉、陳美瑩、陳復
    23 王陽明心學與致良知之工夫論研究 陳幼慧
    39 朱子、王陽明對孟子「夜氣」的理解與闡釋 簡逸光
    專題書評
    55 書評:井上哲次郎,《日本陽明學派之哲學》 陳復
    一般論著
    61 工具性實用主義:教育之道還是偽教育之道?論越南的教育哲學 陳文團、陳玉添
    75 張東蓀語言哲學的成就與局限 彭傳華
    91 一個詮釋學的理解——以康有為、朱一新往來函札為核心 [...]

  • 593期 中世紀哲學的紋理專題

    1 導言:中世紀哲學的紋理專題 陳文祥
    3 美與默觀成神:一項對普羅提諾與尼薩的額我略的比較研究 張欣
    19 波埃修斯《哲學的安慰》中的自然與人性 陳越驊
    35 阿奎那論自然的道德楷模 葛維杰
    55 論吉爾松在《中世紀哲學精神》中基督宗教的意志概念——以亞里斯多德的選擇論與聖奧古斯丁的恩典論為核心的探討 羅月美
    一般論著
    71 亞里斯多德論主動理智及其活動 田書峰
    89 亞里斯多德的神和諸神 葛天勤
    107 由「亞當.史密斯問題」看《道德情感論》中利他與利己性問題 [...]

597期 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1 導言:于斌樞機主教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專題 司馬忠、蘇嫈雰
5 于斌樞機倡「敬天祭祖」的儒典根據及耶儒交融之意義 曾春海
17 出凡歸聖的追求——聖經與中華文化對話 陳德光
33 論于斌的「三知論」與天主教社會訓導方法論之科學典範的獨特性 林湘義
53 以人性尊嚴為前提的經濟——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 高榮孝
69 于斌樞機主教〈大學教育的目的〉之詮釋及其開展 蘇嫈雰
一般論著
89 黑格爾《邏輯學》〈絕對理念〉之為玄思辯證性方法基本構思 陸敬忠
105 朝鮮朱子學對饒雙峰《論語》解的辨議及思考 [...]

《哲學大辭書》第七冊 出版訊息

《哲學大辭書》第七冊於2020年8月正式出版囉!
※本書特色:
通觀哲學之各範疇概念的工具書。邀集國內多位知名學者共同參與本辭書之編撰工作,收錄多達兩百餘條之中國、西洋、佛學哲學條目豐富內容。三種快速檢索辭目索引便捷,極具寫作參考及深度學習的雙重價值。
※收錄條目:
當代哲學、實用主義、德國觀念論、禪宗、辯證唯物論、靈魂、觀念論(知識論)、聖人、道家、維也納學圈(維也納集團;維也納學派)、誠、墨翟、歷史唯物論、賴耶緣起論、蘇格拉底、頓悟、謝林、護教學者、辯證法、業、業感緣起、瑜珈行派、義、董仲舒、詩經、賈誼(賈長沙,賈太傅,賈生)、僧肇、漸頓二教、說一切有部、慧遠、數論派、歐坎、澄觀、溈山靈祐、溈仰宗、德、範疇、緣起、憨山德清、窺基、彌曼差派、臨濟義玄、藝術哲學、鵝湖之會、拉內、艾克哈、希臘護教學者……等,共計197條。
※訂購辦法:
(1)單本:第七冊:定價1500元,特價1275元 (85折)。
第一至六冊:每本定價1500元,特價1125元 (75折)。
(2) 全套:第一至七冊:定價10500元,特價7875元 (75折)。
※洽詢專線:(02) 2905-2263
※Email:cep@mail.fju.edu.tw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哲學與文化》榮獲國家「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

國家圖書館利用截至109年底的「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等三大資料庫數據分析,呈現臺灣期刊、專書及學位論文等學術資源利用情形及近年受到關注的研究主題。並依據資源利用情形,發布期刊及大學得獎名單,藉此呈現臺灣學術資源能量風貌。《哲學與文化》榮獲「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殊榮。
「期刊長期傳播獎」為國家圖書館根據「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aiwan Citation Index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簡稱TCI -HSS)」,統計出臺灣出版之中文期刊近30年來被期刊、學位論文、專書、專書論文等四種類型文獻引用之總數,再依照綜合、文學、語言學、歷史學、哲學宗教研究、人類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傳播學、區域研究及地理、藝術學、管理學、體育學、圖書資訊學等十八類學門進行排名,最終篩選出十八類學門中被引用次數排行前五名之期刊,頒發「期刊長期傳播獎」,以呈現期刊自創刊迄今刊載之文獻被長期引用及具有持久傳播力之情形。
《哲學與文化》創刊於1961年,原名《現代學人》,發行人為牛若望主教。1964年改名為《現代學苑》,發行人為羅光主教。1974年,正式更名為《哲學與文化》。1994年及1995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類優良期刊。2009年,收錄於A&HCI(Art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為國際人文與藝術期刊索引類最重要的資料庫。2017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最具影響力人社期刊」綜合學門第二名。2019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知識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2020年,榮獲國家圖書館頒發「期刊長期傳播獎」綜合學門第二名。
參考資料: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2179.html

繼續閱讀 迴響已關閉

597期 編後語

編後語
陳文祥
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人類的物質文明日新月異自不待言,但物質不能推動自己,故必有外來之因。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很早就提醒我們,一個個新的「形式」的加入是正讓物質由潛能狀態朝向實現的理由,否則物質只能維持原來的存在。然而,當代推動物質進步的形式是什麼?我們會說是某種精神、思想、哲學、價值或意義的追求。由此觀之,正是人的形而上的理念導致了人類超越了物質的表像,而不是相反。
然而,現今人類的精神表現在哪裡?我們會說,儘管不是全部,但大學的創立及其理念應是關鍵之內核。于斌樞機作為輔仁大學這所基於普世教會的根本價值所創立的大學在臺復校的首任校長,其所闡揚的理念與哲學為後來教育的開展不僅奠立了穩固的基礎,也為更有意義地賦與物質以意義的形而上思考指引了一條走在光明中的道路。這是為什麼本期的哲學與文化月刊以于斌樞機的思想為主軸,以「于斌樞機思想的時代意義與實踐」為題展開討論。這樣作的用意不僅在於溫故知新,同時也在於再一次體認「知物」固然重要,但不「知人」乃至於「知天」,其實遠遠算不上真知。
本期共收錄五篇專題論著,在此謹為之簡介,第一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曾春海教授所著之,〈于斌樞機倡「敬天祭祖」的儒典根據及耶儒交融之意義〉。曾教授於文中闡述于樞機在輔仁大學所推動的調和基督宗教信仰與中華文化傳統的哲學理念與創新作為,適足以為當前社會所借鑒。第二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研究員陳德光教授所著之〈出凡歸聖的追求——聖經與中華文化對話〉一文。作者藉由回顧輔大創校的淵源為引子,討論神學與中華文化的相互啟發與互補的可能性,而能在超越與人性中得其中庸。
第三篇論文為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林湘義教授所撰之〈論于斌的「三知論」與天主教社會訓導方法論之科學典範的獨特性〉,作者剖析于樞機之哲學而以現今教會訓導之理念相會通,並融通當代的方法論研究,重新詮釋于樞機理念的時代意義。第四篇論文為靜宜大學犯罪防治碩士學位學程高榮孝教授所撰之〈以人性尊嚴為前提的經濟——以臺灣儲蓄互助社為例〉。普世教會重視生命的根本價值,而有意義的經濟活動亦能提升生命的品質,作者認為于斌樞機所倡儲蓄互助的先知性作法值得肯定。
第五篇論文為輔仁大學人文社會服務進修學士學位學程蘇嫈雰教授所著之〈于斌樞機主教〈大學教育的目的〉之詮釋及其開展〉,作者指出《大學》之要義在於不斷追求智慧的精神,而此點在于斌樞機的教育理念中充分的體現。
在一般論著方面,則收錄了來自國內外的專精論文六篇,他們分別是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陸敬忠教授所著之〈黑格爾《邏輯學》〈絕對理念〉之為玄思辯證性方法基本構思〉;北京師範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哲學學院教授許家星所著之〈朝鮮朱子學對饒雙峰《論語》解的辨議及思考〉;陝西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曹樹明教授所著之〈張岱年先生的張載研究〉;滁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韓傳強教授所撰之〈漢譯本《楞伽經》與北宗禪〉;浙江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助理教授羅惠齡所撰之〈論成中英對儒學在美國發展的意義與價值〉;以及最後由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陸綺俊所撰之〈重釋《傳習錄》第三十五條——以明明德與親民之關係為中心〉等,以上論文皆經由嚴謹的論證與考究而構作之學術佳作,值得學人一窺堂奧。
另外,本期月刊也收錄三篇書評,分別是對岸學者賀晏然與褚國鋒二位教授所推介,由張洪彬所著《祛魅:天人感應、近代科學與晚清宇宙觀念的嬗變》一書;其次是由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助理教授杜迺翔所引介,由蘇嫈雰所著之《于斌樞機《三知論》在天主教輔仁大學的應用》一書;以及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民俗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講師趙亞川所推介,由Brian Morris所著之Anthropology and Dialectical Naturalism: A Philosophical Manifesto一書。我們很有興味地領受了推介者專業的導讀,也將這些卓越的專著推薦給讀者諸君。

Loading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
bookmark